实务研究
综合
“直达”与“落地”:政策红利如何真正惠及企业与百姓?
发布时间:2025-04-21  来源:?中税答疑 作者:唐育义 
免责申明:本站自编内容版权所有,不得转载;部分内容转载自报刊或网络,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相关方请通知我们(tfcj@tfcjtax.com,051086859269),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网站登载的财税法规政策请以官方发布的为准;本网站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目的,所有文章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合规性负责!如用于实务操作等等其他任何目的,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法律责任与本站无关!

 

一、为什么“直达”和“落地”如此重要?
1. 企业等不起,百姓拖不得
当前经济复苏仍面临需求不足、预期偏弱等问题,许多中小微企业现金流紧张,政策晚到三个月,可能意味着一批企业倒闭、一批工人失业。
以“退税减税”为例,过去部分企业反映,从政策出台到资金到账耗时数月,而优化后的直达机制(如电子税务局自动推送、免申即享)让资金“秒到账”,极大缓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2. “文件治国”的弊端必须打破
过去一些政策层层转发,到了基层要么“一刀切”执行,要么因配套不足沦为“纸上福利”。比如,某些地方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申领需要跑5个部门、填10张表,导致符合条件的企业宁愿放弃。
“直达”的本质是减少中间环节,让政策像“网购”一样直送上门——企业不需“跑断腿”,群众不用“找关系”。
 
二、如何实现真正的“直达”和“落地”?
1. 技术赋能: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目前,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接入社保、税务、市场监管等系统,“一网通办”正在成为现实。例如,深圳推行“深i企”平台,企业登录即可自动匹配可享受的政策,无需人工申请。
但挑战依然存在:部分基层部门数据孤岛未完全打通,跨省业务办理仍存在壁垒。
2. 监督闭环:政策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政策落地不能“一发之”,需建立“发布执行反馈优化”的全程跟踪机制。例如,浙江等地试点“政策效果码上评”,企业扫码即可对政策兑现效率打分,差评直接推送至督查部门。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听取“3·15”晚会曝光问题处置汇报,正是释放信号:政策执行不力也要“曝光问责”。
3. 基层减负:让干部从“填表考核”中解放出来
一些基层反映,“政策满天飞,但人手不够用”。真正的“落地”需要精简考核指标,让基层干部有精力走企业、访民情,而不是疲于应付表格和会议。
 
三、下一步关键:从“能直达”到“真管用”
1.企业要“免申即享”,群众要“无感办理”
理想状态是:符合条件的企业无需申请,系统自动识别并拨付资金;群众办理补贴、证照等,像扫码支付一样简单。
2.政策要“动态保鲜”,不能“一本通书读到老”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政策需建立快速迭代机制。例如,外贸企业面临订单波动,“一业一策”应细化到季度甚至月度调整。
3.信心比黄金重要,透明比承诺重要
政策不仅要快,还要可预期。比如房地产政策应明确规则,避免“半夜出新政”,让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
 
结语:政策的温度,取决于落地的速度与精度
“直达”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治理理念的升级——政府要当“服务员”,而非“管理员”。当企业不再为“跑政策”焦头烂额,当群众不再觉得“好政策看得见摸不着”,经济的活力与社会的信心自然会蓬勃生长。
(注:本文所有案例均基于公开报道,如电子税务局的“免申即享”已在广东、浙江等多地实施;“深i企”平台为深圳市官方惠企平台。)

作者:唐育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