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风险
综合
跨23省市特大虚开案告破 无车承运平台税务风险需警惕
发布时间:2025-04-02  来源:华税 
免责申明:本站自编内容版权所有,不得转载;部分内容转载自报刊或网络,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相关方请通知我们(tfcj@tfcjtax.com,051086859269),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网站登载的财税法规政策请以官方发布的为准;本网站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目的,所有文章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合规性负责!如用于实务操作等等其他任何目的,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法律责任与本站无关!
图片1.png

涉及23个省市!假借“无车承运平台”模式虚开团伙被打掉

近日,经过长期经营深挖、循线追踪,内蒙古鄂尔多斯警方破获一起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打掉一个盘踞在鄂尔多斯市长达五年之久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下游涉案受票企业涉及辽宁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23个省市,涉案价税金额共计约2亿元。

2024年,康巴什公安局刑侦民警在工作中获悉,鄂尔多斯市某贸易有限公司、煤炭物流运输有限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且涉案税额达两千万元。经初步核实两家公司并无真实业务,鉴于案情重大鄂尔多斯康巴什分局刑侦大队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专案民警通过对两家企业的资金数据和税务凭证进行梳理分析,摸清了以牛某某为首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团伙的组织框架和运转模式。通过进一步摸排涉案人员的社会关系,圈定了该团伙的活动轨迹,经布控后统一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一举打掉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团伙。

经查,以牛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自2021年7月开始为达非法获利目的,以某贸易有限公司、煤炭物流运输有限公司为幌子,假借“无车承运平台”模式在无任何运输车辆、无实际运输情况下,在社会上大量物色煤炭贸易等下游公司,并与下游受票公司先签订虚假运输合同,再进行资金流转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累计虚开增值税发票2000余份。

为彻底深挖铲除涉税领域经济犯罪,提升跨区域协同打击成效,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康巴什分局报公安部对该案部署发起了全国“数据协同”打击,各参战地积极响应先后共立案15起,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犯罪嫌疑人近20余人,目前该案件已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

该案的成功告破,彻底摧毁了一个涉及全国23省(市)的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团伙,为国家挽回税款损失千万余元,不仅有力的打击震慑了涉税犯罪,也为进一步维护当地经济秩序、净化金融环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新税网

 

华税点评

公路运输在煤炭供应链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在中短途运输场景下,其灵活性和时效性优势尤为突出。但目前公路运输主体仍以个体运输为主,导致煤炭企业在获取合规运输凭证方面面临系统性障碍。

在传统运营模式下,煤炭企业为解决进项抵扣难题,往往通过签订挂靠协议或委托代开发票的方式与运输服务提供方建立合作关系。此类安排虽能暂时缓解发票短缺压力,却因业务流、票据流、资金流难以实现实质统一,使得交易真实性认定存在重大法律瑕疵。部分企业因内部风控体系不健全,在合同签署、货物交割、款项支付等关键环节未能形成完整合理的证据链,导致本可规避的经营风险演变为涉税违法行为。

无车承运模式的出现本应成为破解行业困境的有效路径,理论上能够实现运力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合规票据的开具。但实务中,部分无车承运企业为快速扩张业务规模,在未实际承担承运人义务,未查验业务真实性的情况下,默许或协助煤炭企业实施补录订单的操作,并开出相应票据。当无车承运企业将客户自行组织且已完成的运输服务录入系统并开具发票时,实质上已形成服务流与票据流的错位,特别是当存在垫付运费造成的资金回流等情况时,整个交易链条极易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虚构业务。在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无车承运企业完整保存电子运单、司机轨迹等数字痕迹已成为证明业务真实性的必要支撑。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