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法规
税收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
增值税
消费税
出口退(免)税
营业税
资源税
车辆购置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
印花税
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
契税
耕地占用税
船舶吨税
烟叶税
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
税收条约
环境保护税
政府性基金、费
江苏税务
地方财税法规
江苏财税法规
江苏无锡财税法规
北京财税法规
天津财税法规
上海财税法规
重庆财税法规
浙江财税法规
安徽财税法规
福建财税法规
广东财税法规
广西财税法规
海南财税法规
云南财税法规
贵州财税法规
江西财税法规
湖南财税法规
湖北财税法规
四川财税法规
西藏财税法规
河南财税法规
山东财税法规
河北财税法规
山西财税法规
陕西财税法规
甘肃财税法规
宁夏财税法规
青海财税法规
新疆财税法规
吉林财税法规
黑龙江财税法规
辽宁财税法规
内蒙古财税法规
财务与会计法规
会计行政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与解答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
会计处理规定
证监部门会计监管规则
会计监管风险提示
企业会计准则实务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其他
小企业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
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案例
政府会计实施问答
关于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关于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
关于存货的会计处理
关于投资的会计处理
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公共基础设施的会计处理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关于净资产及预算结余的会计处理
关于收入的会计处理
关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会计处理
其他会计处理
政府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其他
财政总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与2006年前会计准则
特定组织与项目会计核算规定
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
可持续披露准则
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
管理会计
代理记账
财务管理
国际会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法规
执业准则
执业准则应用指南
审计指引
职业道德守则
审计准则问题解答
会计师事务所管理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证监部门审计监管指引与会计风险监管提示
其他
注册税务师法规
涉税专业服务基本准则
税务师执业规范
职业道德、质量控制、程序指引
纳税申报代理类业务指引
一般税务咨询类业务指引
专业税务顾问类业务指引
税收策划类业务指引
涉税鉴证类业务指引
纳税情况审查类业务指引
其他税务事项代理类业务指引
税务师事务所管理
税务师其他
资产评估师法规
资产评估执业准则
资产评估指南
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资产评估操作指引
资产评估专家指引
资产评估其他法规
内部审计法规
内部审计准则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其他
国家审计法规
内部控制法规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内部控制操作指南
内部控制相关问题解释
其他内部控制法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财政法规
海关法规
国有资产管理法规
外汇管理法规
金融证券法规
金融监管法规
金融监管法规
人民银行法规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
证券法规
证监会
上交所
深交所
北交所
股转系统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上期所
商品交易所
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证券业协会
中上协
期货业协会
商务发改工信法规
市场监督管理法规
人社医保自规住建法规
国务院经济法规
税收专题法规
增值税专题法规
消费税专题法规
营业税专题法规
资源税专题法规
车辆购置税专题法规
企业所得税专题法规
个人所得税专题法规
土地增值税专题法规
印花税专题法规
房产税专题法规
车船税专题法规
契税专题法规
城镇土地使用税专题法规
耕地占用税
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专题法规
进出口税收专题法规
外资企业税收专题
税收协定专题法规
综合税收法规专题
公司破产重整专题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专题法规
外汇管理专题法规
其他专题法规
司法及单行法律专题法规
法院
检察院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经济)
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
民法典
公司法
破产法
其他法律法规
其他法律
其他法规
法律法规征求意见稿
国家审计法规
1lcn3584ow4we
 
2016-11-25
2025-03-27
2016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16年第29号  发布时间:2016-11-25  
 

2016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

(2016年11月25日公告)

2016年第三季度,审计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落实,审计了886个单位1142个项目有关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扶贫任务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涉企收费清理、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抽查资金3423.58亿元,涉及中央财政资金1057.66亿元,并对上半年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从审计情况看,各有关地区和部门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主动作为,着力推动重点任务落实,认真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取得较好成效,但也存在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上半年跟踪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今年上半年,审计署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共反映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扶贫资金管理和重大项目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的80个典型问题,涉及金额135.64亿元。从跟踪检查整改情况看,有关地区和部门高度重视,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与全面自查自纠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工作部署和统筹协调,狠抓整改,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至2016年10月底,已完成64个问题的整改,16个问题正在整改,整改金额130.79亿元(占96.42%),其中统筹盘活财政资金122.51亿元,加快安排使用1.25亿元,追回套取、截留的扶贫资金444.72万元,加快项目建设推动5.32亿元资金发挥效益;停止和取消收费项目12项(涉及金额1.64亿元)并清退违规收费243.21万元,取消考核、备案、资格认定事项7项。部分问题未整改完成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仍处于建设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整改落实需要多部门联动配合,正在抓紧统筹协调;一些政策文件修订的需要履行征求意见等程序,正在办理中。

二、2016年第三季度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从第三季度跟踪审计情况看,有关地区和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整合统筹财政资金,进一步加快了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了国家重大政策落实。贵州省、黑龙江省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采取措施不断优化政府服务,降低企业物流、质量检验、采矿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等经营成本,取消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准入限制;吉林省、山西省积极推进钢铁、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河北、湖北、山东、浙江、海南等6个部门和地区在卫生扶贫、金融扶贫、涉农资金管理、清理整合财政资金以及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弥补社会发展短板。

与此同时,审计还发现有关地区和部门存在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财政资金统筹盘活方面。2013年及以前年度27.22亿元财政存量资金未及时统筹使用或清理盘活,结转时间超过2年,具体包括防范化解风险准备金、长期结存的财政专户资金等。

(二)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方面。一是金融扶贫等3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中,存在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执行进度较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二是抽审10个省的部分地区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不到位,涉及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扶贫贷款财政贴息等资金1.47亿元;三是28个单位和11名个人通过伪造合同、虚假票据列支、虚报工程量等方式骗取套取、侵占扶贫资金,或在扶贫工作中借机牟利,涉及金额957.02万元;四是32个扶贫移民安置工程等扶贫项目效益不佳,涉及资金6371.87万元;五是烟叶产业基地公路硬化等5个扶贫项目推进缓慢,涉及财政资金1708.9万元。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一是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人员资格认定等4项资质、资格认定许可事项应取消未取消;二是3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后后续管理不到位或基层无力承接;三是个别地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清理规范不到位;四是个别地区电子政务平台利用率不高,影响投资效率。

(四)涉企收费清理规范方面。有关地区和部门仍存在违规收费或依托权力收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性收费不规范等问题,涉及问题金额2.88亿元。一是4个省的11个单位在国家明令取消、停征、免征后仍违规继续征收或超标准征收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税费,共计1.41亿元;二是2家单位依托行政权力或履职便利,违规向企业收费926.56万元;三是3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未按规定清理规范,仍由企业负担中介服务费1.35亿元;四是2家单位依托达标评比活动,自设名目向企业违规收费307.66万元。

(五)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方面。本次抽查的重大建设项目中,31个项目由于规划不衔接、征地拆迁进展慢、地方建设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建设进展较慢;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工后闲置或未达到预期效益。

附件:

1.上半年跟踪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2.有关地区和部门推进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

3.第三季度跟踪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

附件1

上半年跟踪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审计署在2016年第三季度的跟踪审计中检查了上半年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至2016年10月底,有关地区和部门已整改问题金额130.79亿元,占查出问题总金额的96.42%。

一、有关地区和部门积极采取举措落实整改

2016年7月2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地方和部门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审计情况汇报,要求抓紧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会后,有关地区和部门高度重视,抓紧明确责任分工,迅速落实整改。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有关地区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组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整改工作,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全面统筹,并及时掌握整改动态,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针对一些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的问题,相关地区和部门加强多方联动,在抓好自身整改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与相关单位加强沟通协调,促使整改做到全到位、真到位。

二是强化整改措施。各有关单位围绕审计发现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对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列出时间节点,倒排工期,严格按照计划推进;对长期性、体制性问题,深入调研、找准症结,健全制度、强化措施,力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国务院扶贫办和四川、甘肃等省专门成立工作组,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督促各有关单位落实整改,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各地区和部门积极推广审计报告中反映的推动改革创新好的经验做法,并以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为契机,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相关领域开展全面自查,举一反三,进一步排查问题隐患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加强防范,杜绝问题再次发生。

二、具体整改情况

上半年跟踪审计反映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重大项目推进等方面的80个典型问题,涉及金额135.64亿元。至2016年10月底,6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其余16个问题正在整改中,已完成整改金额130.79亿元。

(一)关于11个项目结存财政资金94.28亿元未及时安排使用发挥效益问题。山东等9省统筹盘活资金93.85亿元,用于扶贫、教育等项目支出;海南省、甘肃省、辽宁省加快项目推进,完成支出4154.43万元;还有180万元将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使用。

(二)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广东省、福建省3个项目1.42亿元专项资金统筹后仍未及时使用问题。财政部、广东省财政厅、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已将上述资金全部收回。

(三)关于山西省临县财政资金统筹1.39亿元不到位,资金短缺和资金闲置并存问题。临县财政局已印发文件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及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项目资金1608.72万元进行了统筹盘活,并加快了农村住房搬迁和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实施进度。

(四)关于部分单位在职责履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进出口等环节仍存在违规收费、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或重复收费问题。相关地区和部门全面停止、取消违规收费项目,辽宁、河南、广东3省返还违规收费243.21万元。

(五)关于部分考核、备案、资格认定事项未取消,审批前置条件多问题。国务院国资委、深圳市及贵州省相关地区取消了相关考核、备案、资格认定事项;质检总局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前置审批进行了简化,取消多项前置审批条件,优化相关审批程序,压缩了审批时限。

三、完善制度和健全长效机制情况

在整改审计查出问题的同时,相关地区和部门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及考核机制。国务院扶贫办、国务院国资委、质检总局、民航局等4个部门和河北、广东、河南、贵州、内蒙古等5个省(区)完善和修订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部门财务管理等方面制度15项。如国务院扶贫办正会同财政部修订《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办法》,完善资金使用精准性的评价等考核指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附件2

有关地区和部门推进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

一、降低企业成本,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2016年3月,贵州省发行“黔通卡”,对通行省内高速公路的货运车辆实行通行费折扣优惠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对重点物流企业再给予特殊优惠,降低了物流成本。至2016年9月底,全省共办理货车“黔通卡”43.02万张,共计优惠1094.23万元,涉及贵州重点物流企业95家。

(二)2015年10月以来,黑龙江省集成全省23个国家级和省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优质技术资源,为企业搭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的“质量服务公共平台”,使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产品质量检验服务并取得检测报告,为企业简化了中间服务环节,节约了检测成本。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是“开采矿产资源审批”的前置条件,1999年以来审查费用由行政相对人承担。2016年6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土资源部发证采矿权的开发利用方案审查费收取方式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6〕908号)明确,审查费用不再由行政相对人承担,由财政预算保障,至2016年9月底,已为企业减负145万元。

(四)2016年7月,环境保护部废止了原环保总局印发的《关于发布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机构技术规范的通知》(环发〔2005〕15号),取消了该文件对开展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定期检测的检测机构和从事排放污染物检测的检测人员的准入限制。

二、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去产能

(一)2016年以来,吉林省采取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等多项措施积极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将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落实到企业、项目、责任人,并妥善处理职工安置工作,引导钢铁企业去产能。至2016年8月底,吉林省已完成2016年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108万吨的任务,比全国统一规定的完成时限提前了3个月。

(二)2016年以来,山西省加快推进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细化部门职责分工推动工作落实,省级财政在中央奖补资金基础上安排配套资金3.4亿元对化解过剩产能给予支持,对省内207座重组整合矿井进行停产停建整顿,重新确认生产煤矿产能,并实行减量化生产,政策初见成效。至2016年9月底,山西省2016年确定关闭退出的25座煤矿已全部停止了井下采掘。

三、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积极推进扶贫、医疗卫生等民生短板建设

(一)2015年以来,山东省从省级层面搭建资金整合平台,将中央和省级涉农资金整合起来,一揽子分配到县,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建立了“统一政策要求、统一管理程序”的涉农资金管理机制。至2016年9月底,该省共整合中央和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资金10.77亿元,整建制推进140个县(市、区)项目建设,提高了涉农资金管理效益和效率。

(二)2016年,河北省出台了《河北省金融扶贫指导意见》,组织金融机构对62个贫困县实施“一帮一”脱贫,不脱贫不脱钩,并采取多种模式开展金融扶贫。一是协调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试点保险资金支农融资业务,采取“政府政策支持+保险资金融资+保险风险保障”的方式,为农户和农企提供农业保险和信贷资金支持,至2016年9月底,已投放支农融资金额1500多万元;二是协调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对农户贷款执行基准利率,至2016年9月底,开发出的“脱贫贷”、“小康贷”等信贷产品已投放贷款2亿多元;三是协调石家庄股权交易所对河北省的国定贫困县挂牌企业给予费用减半,并提供“股权质押”、“上市贷”等融资服务,至2016年9月底,已有30个贫困县的46家企业在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挂牌融资。

(三)2015年以来,湖北省协调湖北银监局及相关金融机构在全省探索实施“金融服务网格化”战略,通过建立“普惠金融网格化工作站”,借助网格化工作信息,筛选出贫困户和弱势群体,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移民搬迁安置等。如2015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通过普惠金融网格化工作站,为该省通城县授信易地搬迁贷款8亿元,帮助其贫困户脱贫致富。

(四)2016年4月至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动员80万基层卫生计生工作人员,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的基础上,对45个重点病种和48个次重点病种,逐户、逐人、逐病开展因病致贫返贫情况的核实工作,建立了涵盖775万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1996万贫困人口的健康扶贫管理数据库,提高了健康扶贫精准度。

(五)2015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积极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探索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新模式。一是对有关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447项政策文件进行清理整合,撤销152项、调整整合148项、保留147项,压缩率为34%;二是将专项资金整合为产业发展、民生事业、政府投资等3大类21小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明确主管部门和预算金额,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三是合理分配资金,集中财力聚焦重点,2015年和2016年分别在专项资金预算总规模中切块安排15.1亿元和17.6亿元,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体制改革等重点项目和工作。

(六)海南省积极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至2016年9月底,海南省已与广东省等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3个统筹区签订异地就医合作协议,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服务量由2010年41人次50万元,上升至2015年10912人次4839万元。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