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
税收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
增值税
消费税
出口退(免)税
营业税
资源税
车辆购置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
印花税
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
契税
耕地占用税
船舶吨税
烟叶税
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
税收条约
环境保护税
政府性基金、费
江苏税务
地方财税法规
江苏财税法规
江苏无锡财税法规
北京财税法规
天津财税法规
上海财税法规
重庆财税法规
浙江财税法规
安徽财税法规
福建财税法规
广东财税法规
广西财税法规
海南财税法规
云南财税法规
贵州财税法规
江西财税法规
湖南财税法规
湖北财税法规
四川财税法规
西藏财税法规
河南财税法规
山东财税法规
河北财税法规
山西财税法规
陕西财税法规
甘肃财税法规
宁夏财税法规
青海财税法规
新疆财税法规
吉林财税法规
黑龙江财税法规
辽宁财税法规
内蒙古财税法规
财务与会计法规
会计行政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与解答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
会计处理规定
证监部门会计监管规则
会计监管风险提示
企业会计准则实务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其他
小企业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
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案例
政府会计实施问答
关于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关于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
关于存货的会计处理
关于投资的会计处理
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公共基础设施的会计处理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关于净资产及预算结余的会计处理
关于收入的会计处理
关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会计处理
其他会计处理
政府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其他
财政总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与2006年前会计准则
特定组织与项目会计核算规定
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
可持续披露准则
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
管理会计
代理记账
财务管理
国际会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法规
执业准则
执业准则应用指南
审计指引
职业道德守则
审计准则问题解答
会计师事务所管理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证监部门审计监管指引与会计风险监管提示
其他
注册税务师法规
涉税专业服务基本准则
税务师执业规范
职业道德、质量控制、程序指引
纳税申报代理类业务指引
一般税务咨询类业务指引
专业税务顾问类业务指引
税收策划类业务指引
涉税鉴证类业务指引
纳税情况审查类业务指引
其他税务事项代理类业务指引
税务师事务所管理
税务师其他
资产评估师法规
资产评估执业准则
资产评估指南
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资产评估操作指引
资产评估专家指引
资产评估其他法规
内部审计法规
内部审计准则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其他
国家审计法规
内部控制法规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内部控制操作指南
内部控制相关问题解释
其他内部控制法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财政法规
海关法规
国有资产管理法规
外汇管理法规
金融证券法规
金融监管法规
金融监管法规
人民银行法规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
证券法规
证监会
上交所
深交所
北交所
股转系统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上期所
商品交易所
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证券业协会
中上协
期货业协会
商务发改工信法规
市场监督管理法规
人社医保自规住建法规
国务院经济法规
税收专题法规
增值税专题法规
消费税专题法规
营业税专题法规
资源税专题法规
车辆购置税专题法规
企业所得税专题法规
个人所得税专题法规
土地增值税专题法规
印花税专题法规
房产税专题法规
车船税专题法规
契税专题法规
城镇土地使用税专题法规
耕地占用税
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专题法规
进出口税收专题法规
外资企业税收专题
税收协定专题法规
综合税收法规专题
公司破产重整专题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专题法规
外汇管理专题法规
其他专题法规
司法及单行法律专题法规
法院
检察院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经济)
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
民法典
公司法
破产法
其他法律法规
其他法律
其他法规
法律法规征求意见稿
全文有效
2025-03-27
2025-03-27
yjoakv5aipjo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三十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发布时间:2011-01-02  
 


 

第三十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财务报告的编制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资产负债表日与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日之间往往存在时间差,这段时间发生的一些事项可能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有重要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第29——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下简称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规范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一)资产负债表日

资产负债表日是指会计年度末和会计中期期末。其中,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公历1231;会计中期通常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等,会计中期期末相应地是指公历半年末、季末和月末等。

如果母公司或者子公司在国外,无论该母公司或子公司如何确定会计年度和会计中期,其向国内提供的财务报告都应根据我国《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要求确定资产负债表日。

(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通常是指对财务报告的内容负有法律责任的单位或个人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批准日期。

财务报告的批准者包括所有者、所有者中的多数、董事会或类似的管理单位、部门和个人。公司制企业的董事会有权批准对外公布财务报告,因此,公司制企业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对于非公司制企业,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三)有利或不利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所称有利或不利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肯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一定影响既包括有利影响也包括不利影响的事项。如果某些事项的发生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任何影响,那么,这些事项既不是有利事项也不是不利事项,也就不属于准则所称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是自资产负债表日次日起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止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报告期下一期间的第一天至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以后、实际报出之前又发生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并由此影响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期的,应以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

【例301】某上市公司20×7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于20×8315日编制完成,注册会计师完成年度审计工作并签署审计报告的日期为20×8412曰,20×8420日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财务报告实际对外公布的日期为20×8425日,股东大会召开日期为20×856日。

本例中,该公司20×7年年报的资产负偾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为20×81l日至20×8420日。如果在42025日之间发生了重大事项,需要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或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经调整或说明后的财务报告再经董事会批准报出的日期为20×8428日,实际报出的日期为20×8430日,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为20X811日至20×8428日。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以下简称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以下简称非调整事项两类。

(一)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如果资产负债表日及所属会计期间已经存在某种情况,但当时并不知道其存在或者不能知道确切结果,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能够证实该情况的存在或者确切结果,则该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取消分段)如果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资产负债表日的情况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证据表明的情况与原来的估计和判断不完全一致,则需要对原来的会计处理进行调整。

(二)非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非调整事项的发生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的财务报表数字,只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了某些情况。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非调整事项说明的情况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其中重要的非调整事项虽然与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数字无关,但可能影响资产负债表日以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准则要求适当披露。

(三)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区别

如何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某一事项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是运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关键。某一事项究竟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取决于该事项表明的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是否已经存在。若该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已经存在,则属于调整事项;反之,则属于非调整事项。

【例30-2】债务人乙公司财务情况恶化导致债权人甲公司发生坏账损失。包括两种情况:(120×71231日乙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甲公司预计应收账款可按时收回;乙公司一周后发生重大火灾,导致甲公司50%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2)20×81231日甲公司根据掌握的资料判断,乙公司有可能破产清算,甲公司估计对乙公司的应收账款将有10%无法收回,故按10%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一周后甲公司接到通知,乙公司已被宣告破产清算,甲公司估计有70%的债权无法收回。

本例中,(1)导致甲公司20×7年度应收账款损失的因素是火灾,应收账款发生损失这一事实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因此乙公司发生火灾导致甲公司应收款项发生坏账的事项属于非调整事项。(2)导致甲公司20×8年度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事实是乙公司财务状况恶化,该事实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乙公司被宣告破产只是证实了资产负债表日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因此该事项属于调整事项。

本章着重讲解了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界定及其会计处理问题。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企业发生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财务报表。对于年度财务报告而言,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的次年,报告年度的有关账目已经结转,特别是损益类科目在结账后已无余额。因此,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记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反之,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

需要注意的是,涉及损益的调整事项如果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所属年度即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应按准则要求调整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应按准则要求调整本年度即报告年度的次年应纳所得税税额。

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中核算。

3.不涉及损益以及利润分配的事项,调整相关科目。

4.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1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末数或本年发生数;当期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3经过上述调整后,如果涉及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作出相应调整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

以下举例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假定甲公司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次年331日,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不再作其他分配;调整事项按税法规定均可调整应交纳的所得税;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均假定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这一事项是指导致诉讼的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发生,但尚不具备确认负债的条件而未确认,因此法院判决后应确认一项新负债;或者虽已确认,但需要调整已确认负债的金额。

【例303】甲公司因违约,于20×712月被乙公司告上法庭,要求甲公司赔偿80万元。20×71231日法院尚未判决,甲公司按或有事项准则对该诉讼事项确认预计负债50万元。20×8310日,经法院判决甲应赔偿乙60万元。甲、乙双方均服从判决。判决当日,甲向乙支付赔偿款60万元。甲、乙两公司2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在20×8410日完成(假定该项预计负债产生的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只有在损失实际发生时才允许税前抵扣)。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本例中,20×8310日的判决证实了甲、乙两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即20×71231日)分别存在现时赔偿义务和获赔权利,因此两公司都应将法院判决这一事项作为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1.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8310日,记录支付的赔款,并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

  贷:其他应付款                       10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00×25%      25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5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5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000

借:预计负债                           500000

  贷:其他应付款                          500000

借:其他应付款                          60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

注:20×7年末因确认预计负债50万元时已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日后事项发生后递延所得税资产不复存在,故应冲销相应记录。

2)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000

3)因净利润变动,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75000×l0%                    7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00

4)调整报告年度报表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年末数调整

 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125000元;调减预计负债500000元;调增其他应付款600000元;调减应交税费150000元;调减盈余公积7500元;调减未分配利润675000元。

利润表项目的调整

 调增营业外支出100000元;调减所得税费用25000元。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调整

 调减净利润75000元;调减提取英语公积项目中盈余公积一栏调减7500元,未分配利润一栏调增7500元。

2.乙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8310日,记录收到的赔款

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00 000×25%         1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000

2)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0000

3)因净利润增加,补提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000

  贷:盈余公积( 450000×l0%                      45000

4)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年末数字调整

调增盈余公积45000元;调增未分配利润405000元;调增应交税费150000

利润表项目的调整

调增营业外收入600000元;调增所有税费用150000元。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的调整

调增净利润450000元;提取盈余公积项目中盈余公积一栏调增45000元,未分配利润一栏调减45000元。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例30420×74月甲公司销售给乙公司一批产品,货款为58 000元(含增值税),乙公司于5月份收到所购物资并验收入库,按合同规定,乙公司应于收到所购物资后一个月内付款。由于乙公司财务状况不佳,到20×71231日仍未付款。甲公司于1231编制20×7年度财务报表时,已为该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2900元;1231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为76 000元,其中55100元为该项应收账款。甲公司于20×822日(所得税汇算清缴前)收到法院通知,乙公司已宣告破产清算,无力偿还所欠部分货款。甲公司预计可收回应收账款的40%。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本例中,甲公司在收到法院通知后,首先可判断该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然后应根据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具体过程如下:

1)补提坏账准备

应补提的坏账准备=58000×60%290031 900(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1900

贷:坏账准备                                    31900

2)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9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1900×25%              7975

3)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39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19007975             23925

4)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

借:盈余公积                   2392.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3925×10%              2392.50

5)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

调减应收账款年末数31900元;调增递延所得税资产7975元;调减盈余公积2392.50元;调减未分配利润21532.50元。

利润表项目的调整

调整资产减值损失31900元;调减所得税费用7975元。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的调整

调减净利润23925元,提取盈余公积项目中盈余公积一栏调减2392.50元,未分配利润一栏调增2392.50元。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这类调整事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若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的资产已经按暂估金额等人账,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证据,可以进一步确定该资产的成本,则应该对已入账的资产成本进行调整。2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根据收人确认条件确认资产销售收入,但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关于资产收人的进一步证据,如发生销售退回等,此时也应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需要说明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既包括报告年度或报告中期销售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也包括以前期间销售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

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退回的,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销售退回事项,可能发生于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也可能发生于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其会计处理分别为:

1.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的收入、成本等,并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年度应缴纳的所得税等。

【例305】甲公司20×71220曰销售一批商品给丙企业,取得收入100 000元(不含税,增值税率17%)。甲公司发出商品后,按照正常情况已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80 000元。此笔货款到年末尚未收到,甲公司未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20×8118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本批货物被退回。企业于20×8228日完成2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本例中,销售退回业务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内,应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8118日,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贷:应收账款                                    117000

2)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8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0000

3)调整应缴纳的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

*注:5000-100000-80000×25%

   

4)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

5)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1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0

6 调整报告年度相关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年末数调整

调减应收账款117000元;调增库存商品80000元;调减盈余公积1500元;调减未分配利润13500元。

利润表项目的调整

调减营业收入100000;调减营业成本80000元。

所有者权益表项目的调整

调减净利润20000元,提取盈余公积项目中盈余公积一栏调减1500元,未分配利润一栏调增1500元。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税汇算清缴之后,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但按照税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

【例306】沿用【例305】的资料,假定销售退回的时间改为20×835日即报告期所得税汇算清缴后)。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X835日,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贷:应收账款                                        117000

2)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8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0000

 

3)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

4)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2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0

5 调整报告年度相关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年末数调整

调减盈余公积2000元;调减未分配利润18000元。

利润表项目的调整

调减应收账款117000元;调增库存商品80000元;调减营业收入100000元;调减营业成本80000元。

所有者权益表项目的调整

调减净利润20000元;提取盈余公积项目中盈余公积一栏调减2000元,未分配利润一栏调增2000元。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这一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报告期或以前期间存在的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企业发生这一事项后,应当将其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报告期间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数字。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是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但有的非调整事项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具有重大影响,如不加以说明,将不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此,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要求在附注中披露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做出估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主要例子有: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重大诉讼等事项,对企业影响较大,为防止误导投资者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应当在报表附注中进行相关披露。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

【例307】甲企业有一笔长期美元贷款,在编制20×71231日的财务报表时已按20×7年末的汇率进行折算(假设20×7年末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7.83元人民币),假设国家规定从20×811日起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发生重大变化。

本例中,甲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按照当天的资产计量方式进行处理,或按规定的汇率对有关账户进行调整,因此,无论资产负偾表日后的资产价格和汇率如何变化,均不应影响资产负债表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如果资产负偾表日后资产价格、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应对由此产生的影响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同样,国家税收政策发生重大改变将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应当在报表附注中及时披露该信息。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例308】甲企业拥有某外国企业(乙企业)15%的股权,无重大影响,投资成本2000 000元。乙企业的股票在国外的某家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编制20×71231日的资产负债表时,甲企业对乙企业投资的账面价值按初始投资成本反映。20×81月,该国发生海啸造成乙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大幅下跌,甲企业对乙企业的股权投资遭受重大损失。

本例中,自然灾害导致的资产重大损失对企业资产负偾表日后财务状况的影响较大,如果不加以披露,有可能使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错误的决策,因此应作为非调整事项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本例中海啸发生在20×81月,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应当作为非调整事项在20×7年度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

企业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举借巨额债务都是比较重大的事项,虽然这一事项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的存在状况无关,但这一事项的披露能使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与此有关的情况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故应披露。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企业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将会改变企业的资本或股本结构,影响较大,需要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六)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将会对企业报告期以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应当在报表附注中及时披露该事项,以便为投资者或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信息。

(七)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企业合并或者处置子公司的行为可以影响股权结构、经营范围等方面,对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应在附注中披露处置子公司的信息。

(八)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

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拟分配或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股利或利润的行为,并不会致使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形成现时义务,因此虽然发生该事项可导致企业负有支付股利或利润的义务,但支付义务在资产负债表日尚不存在,不应该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告,因此,该事项为非调整事项。(取消分段)但由于该事项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财务状况有较大影响,可能导致现金较大规模流出、企业股权结构变动等,为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充分了解相关信息,企业需要在财务报告中适当披露该信息。

 

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一、新旧比较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对1998年发布、2003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下简称原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扩大了非调整事项的范围,调整了其披露要求

原准则把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才发生的,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的存在情况,但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的事项作为非调整事项。新准则把所有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都纳入非调整事项的范围,范围较大。

(二)修改了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的会计处理方法

原准则要求将该类现金股利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股票股利在附注中单独披露。新准则要求对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不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的负债,但应该在附注中单独披露。

二、新旧衔接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对有关财务报表项目的影响金额,在首次执行日不追溯调整。

 首次执行日后,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按照新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